close
轉載於2006/4/25 精神科陳世哲主任 |
一位準爸爸因有焦慮情緒、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來到精神科門診求助, 他表示近來因懷孕八個月的老婆情緒不穩定,常會無緣無故生氣, 遇到一點小挫折就難過的哭了起來, 甚至有時半夜不睡覺要找他陪著看電視或聊天, 連帶也影響了他的情緒和生活作息, 而有失眠的困擾,且白天工作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。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主任陳世哲醫師表示,由這位準爸爸的描述, 他老婆可能因即將生產而感到壓力大,已經出現適應障礙合併焦慮及憂鬱情緒, 連帶著先生也出現適應障礙合併焦慮情緒, 因此陳醫師除了為先生開立治療失眠及焦慮的藥物之外, 也建議他要體諒老婆、協助老婆做放鬆練習來克服產前焦慮及憂鬱症狀, 一起攜手共度這段艱辛的時刻。 陳世哲主任表示,一般我們較常聽到『產後』憂鬱症, 其實,不少準媽媽也會在『產前』發生焦慮及憂鬱症狀, 其出現的原因,多半是生產帶來的壓力及擔心新生兒的健康問題, 如: 擔心孩子的健康、安危、早產等; 擔心孩子是否有先天畸形; 擔心生產的過程是否順利; 擔心生產時的疼痛; 擔心懷孕期間的不舒服, 所以準媽媽會有沮喪、生氣、難過、憤怒等負面的情緒表現。 陳世哲主任指出, 負面的情緒,比如沮喪、生氣、傷心、難過、憤怒對於胎兒會有生長方面的影響, 主要是由於長期的煩惱、擔心及憂愁會造成母體血中持續的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, 而造成長期胎盤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胎兒子宮內生長遲滯。 由於懷孕期孕婦的心情可能影響胎兒, 所以需要更努力去了解和治療產前焦慮與憂鬱症狀。 要如何克服心裡的不安呢? 陳世哲主任有下列幾點建議: 1.首先可以利用產檢時間,當面與醫生溝通,解決心中的疑慮,準媽媽會感覺比較踏實。 2.與家中的長輩或過來人用聊天的方式作溝通, 充分瞭解生產各方面的資訊,來應付未來和如何做個好媽媽。 3.由於懷孕中的不適會與日遽增,這時候可經由適度的運動來減輕壓力, 鬆弛肌肉,像散步、柔軟體操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 4.請先生在旁協助及幫忙準媽媽度過這一段時期, 會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礙,進而減輕煩惱,順利生產。 產後憂鬱症已是大眾關注的焦點, 但懷孕期間的焦慮與憂鬱症狀卻相對地被人忽略, 因此瞭解孕婦正處於一種「心理疾病」的狀態,而非單純的「不可理喻」, 進而提供治療與協助,這對母親以及未來小孩與家庭的幸福十分重要!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